Episode cover
【健康小百科】職場健康推動與促進
April 24, 2025 · 19 min

☆訪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辦公室/國民健康署南區健康職場推動中心 陳美滿主任 Q1:職場健康促進是什麼? A1:

職場健康促進的概念,起因為工作者每天超過1/3時間在職場,為建立國民健康生活型態、促進工作者身心健康,所以由世界衛生組織於1999年提出健康職場發展原則所發展出來,指的是一系列針對員工身心健康的活動和計劃,目的在改善員工的整體健康狀況,提高工作效率,降低工作場所以外的健康問題,並促進積極的工作環境。它不僅關注員工的生理健康,還強調心理健康、社交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改善。職場健康促進的核心理念:預防勝於治療:不等員工生病,而是提前改善環境與生活習慣,降低健康風險。健康是企業資產:健康的員工更有活力、更能專注、出勤率高、流動率低。整合與參與:需要跨部門合作(如人資、總務、安全、主管群等),同時鼓勵員工主動參與。

Q2:職場該如何推動健康促進呢? A2:

企業或組織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工作時,可先訂定「職場周全健康促進計畫」,並且需考量4個健康促進面向,即「生理工作環境」、「社會心理工作環境」、「個人健康資源」及「企業社區參與」,職場員工的工作與健康狀態皆與此四個面向息息相關,甚至連企業或組織的健康、效率、生產力及競爭力,亦將連帶受到影響。制定計畫完成後,除了以企業領導的承諾及員工共同參與為理念與價值之核心,推動流程則建議遵循8大步驟:「啟動」、「整合」、「需求評估」、「優先順序」、「計畫」、「執行」、「評價」、「改善」、「啟動」等持續循環進行。國民健康署也推出了好用的評估表單-「職場健康促進表現計分表」,可以協助企業檢視自身健康職場推行的狀況及落實的程度。對職場健康促進有興趣的人士,可以上網搜尋「健康職場資訊網」,即會出現由國民健康署設立的官方網站,上面有相關資訊及教育訓練課程!

Q3:職場健康促進有那些項目呢? 如何獲得輔導協助? A3:

職場健康促進的基礎是以勞工體格檢查和健康檢查的分析為基礎,檢視員工的健康危害和需求,進而規劃改善及精進計畫。一般來說跟國民健康相關的項目都可以含括在內,因為職場健康促進的目的在於讓勞工在工作中培養良好的健康習慣,並可持續深化。項目包含:身體活動:彈性上下班/午休有利運動、彈性上下班/午休有利運動、人因危害評估/改善(久站/久坐)營養飲食:餐飲熱量/六類食物份量標示、會議白開水、無糖茶飲、健康外食地圖體位管理:訂定健康體位(肌肉量)目標/追蹤、訂定健康體位(肌肉量)目標/追蹤、腰圍宣導菸害、檳榔防制:無菸檳政策制定、宣導、辦戒菸檳班癌症篩檢:四癌篩檢慢性疾病管理:代謝症候群管、三高/心血管/糖尿病個案管理、應用健康存摺職場婦女健促:應用健康存摺、哺集乳室相關政策心理健康健促:員工協助方案(EAP)、.心理諮商/專線主動關懷中高齡健促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5年成立北、中、南三區健康職場推動中心,運用「職場健康促進推動模式」輔導職場,除了聘請專家輔導職場外,更針對受輔導職場進一步審視需求,辦理免費講座或提供相關問卷模板協助。今年度國民健康署南區健康職場推動中心的業務已經開跑了!如果有興趣或有需求的單位都可以撥打05—27204551專線來電諮詢;或上網搜尋「健康職場資訊網」,下方也有聯絡資訊唷!

Q4:除了國民健康署各區健康職場推動中心提供的資源外,還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? A4

勞動部(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)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(OSHA)(勞工健康保護相關計畫)。財團法人職業災害預防及重建中心。教育部體育署以及i運動平台各地方衛生局所(每年會推出相關計畫案)
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